请把生活调成“低耗”模式 很多成年人,生活中最多的感觉就是疲劳: 每天下班,脑子都昏昏沉沉的,明明没做什么事,但总觉得用尽了全身力气; 经常觉得脑子像生了锈一样,转不动,遇到很多问题都不愿意去想; 周末做了一堆计划,却什么都不想干,常常睡一觉、刷手机,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仰望生命的高度 也许,你早已把时序的更迭交给了驰骋的马蹄,不用顾忌季节的留恋会不会永恒,不用猜想那支漂泊的短笛,是否还在岁月的边缘跋涉。 也许,你早已把一种偶然的相逢,交给了转瞬即逝的光阴,不用在乎每一次的回眸,是否都能与你擦肩而过。 在岁月的渡口,我无法...
生命言语的方式 七月,华南植物园。耀眼的阳光,数以万计的物种叠加于我的眼前,生命在盛开,在舞蹈。植物是不会说话的,但是我能感觉到它们的言语,正要透过这样那样的舌尖与我对话。 闻到一股酒的味道,仿佛是许久以前,在老家的厨房里,掀开厚厚的稻草,便寻见一汪甘酿。...
生命的灯塔 有信仰和没信仰是不一样的。 就像一片树叶落下来,有这片树叶的世界,和没这片树叶的世界不一样。 需要的人看到了空灵,不需要的人看到了飘零。 史铁生说,死是一个必然要降临的节日。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在对待死的问题上,有信仰的人不是不怕死,而...
生命里的疤痕 时间像月光,广博又清冷,笼住了红尘中的每个人。在人群中,在时间的洪流里,我们一直向前,如同香气入了肺腑,终有些往事会沉淀入骨。 1 见过晨哥的人都会被他的大气儒雅风度所吸引。在晨哥的右侧脸颊紧挨着眼睛的地方,有两道长约三厘米的疤痕。因为晨哥很...
做生命的朗读者 很喜欢中央电视台的《朗读者》节目。不同的朗读者,用声音讲述悠悠岁月里的故事,表达着内心深处的情感。濮存昕、张梓琳、徐静蕾、麦家一个个朗读者为我们展现了生命中最动情的时刻,让情感在某一个瞬间凝固。 我以为,朗读的妙处在于把故事和情感用真情演绎...
活出属于自我生命的精彩 很多时候,有的人纠结的原因在于:要么无法理解别人的一些选择做法,为此感觉受伤难过;要么因为得不到别人的理解支持,从而心生孤独与落寞。 时间久了,那些想不通看不透的事,就会在心里缠成一团乱麻,直到成为自己无法化解的心结。 纠结的人不明白,为什...
生命挺拔 单位门口修地铁,已经一年多了。道路中间被挖开,路边的河也被填堵起来,于是宽阔的主干道收窄、拐弯又拓宽,照样是早晚车流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河道边的原有绿廊已被水泥覆盖,或成了新的人行道,或成了工地围墙外灰秃秃的斜坡。有时走在便道上,会看见有...
活着的维度 人生在世,活在三个维度里,即家庭、单位、社会,随之产生家人、同事、朋友三种密切关系。同事不及朋友,但在一起的时间通常比朋友长;朋友不及家人,有时亲密程度却赛过家人,鲁迅先生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有几个家人...
生命历程里的一个下午 至今依旧准确无误地记着,写完《白鹿原》书稿的最后一行文字并画上最后一个标点符号的时间,是农历1991年腊月二十五日的下午。在原下祖居的屋院专业写作生活过了接近十年,不知不觉间,我已经习惯了和乡村人一样用农历计数时日,倒不记得公历的这一天是几月...
生命是一场花开 老妻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养花。阳台上几十盆花从春开到夏,从秋开到冬,总也开不败。每每有花欲开的时候,她都会让我第一个去欣赏。当我惊喜地赞美那含苞欲放的花时,她的脸上也会开满菊花。虽然沟壑纵横,但却不失光彩;虽然饱经沧桑,却仍颇有活力。有时我...
活着,真好 任凭世事沧桑,岁月依旧流淌。距离512汶川大地震已整整12年了,回首过往,这道割破我们命脉的巨大伤口,仍让生者心痛缅怀。在灾难面前,最脆弱的是生命;在灾难面前,最坚韧的同样也是生命。灾难面前生命的脆弱,灾难面前生命的坚韧,让我明白,不管生活有多...
死如秋叶之静美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死都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但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人人都清楚,有生就有死,人生只是一个生命的过程,一辈子或长或短,总要结束,这也是世间万物的发展规律。 古往今来,人们对待死亡有着不同的态度,我比较喜欢庄子、苏东坡、陶渊明对待...
生命中总有些仪式不能省略 在一个事物越来越容易被随意改写的时代,一个追求简化、便捷的时代,什么东西都可以被嘲弄,严肃的行为遭遇尴尬的时代。生活在广西西北部九万大山南麓的毛南族人用他们古老的还愿仪式向我宣示他们不易被更改的孤独。按照习俗,获得子嗣的毛南族男子,都要请...
生命的姿态 基因定格的枝叶,风雨雕琢的根茎,一旦惊艳世俗,世间人便多了意识幻觉,红尘梦便多了奇思妙想。 天物神赐,天理昭彰。谁的审美竟如此乖张?这无与伦比的别出心裁,竟委屈着自然生命的理直气壮。一半是精心绸缪,一半是顽强生长,相映出遗世独立、风华卓绝的...
生命过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年年岁岁,朝朝暮暮。季节无限轮回,生命却不能周而复始。 生命只有一次,来了,便是来了,欢欢喜喜;走了,便是永远地去了,杳无踪迹。可是这来去之间,有着太多的故事与情愫,还有不为外人所知的境遇与经历。 我常常想,人生就像一辆...
白杨树的生命力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一位画家曾告诉他,没有人能画好一棵树,除非他先变成一棵树。可见画树之难。我不会画画,然我还是要写写老家的那棵白杨树。在我看来,它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命运。 我去上大学的那年春天,邻居家的大白杨树走根走到我家后屋,冷不丁地从...
生命的速度 荒芜的大漠,一只鹰在低空盘旋搜寻。当搜寻到地面一只地鼠时,那只鹰立刻朝地面俯冲下来,地鼠敏捷地反应,并用四十分之一秒的速度躲进了地洞,赢得了时间,挽救了自己的生命。鹰无获拍翅而返,只能承受自己慢于四十分之一秒的速度所带来的继续饥饿。 同样在...
生命的咏叹 无论中外,无论古今,但凡生息于这方天地,最值得礼赞和珍惜的,无过于生命!这道理,平俗浅显,人皆知之,但真的人皆悟得而体行之吗? 姑且不言曾经亲身经历过的种种,即以此番忽闻九十多岁的老父亲病势危重而急返故里,恭侍榻前,月余经历生发出的深沉感受...